車企承諾“不打價格戰”匆匆收場 工程機械吃瓜群眾看呆了!
發布時間:2023-07-11 08:21
來源: 原創
作者: 王剛
7月6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組織16家車企共同發布《汽車行業維護公平市場秩序承諾書》,承諾書中的表述“不以非正常價格擾亂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引發軒然大波,各路車圈自媒體瘋狂吐槽,也有聲音認為此舉可能觸犯《反壟斷法》相關規定。
令吃瓜群眾始料不及的是,《承諾書》墨跡未干,特斯拉、廣汽、上汽就開始對《承諾書》啪啪打臉,車企“價格戰”變身“補貼戰”紛紛上演。不到兩天的時間,中汽協就發表聲明,以“有違《反壟斷法》”為由,刪除《承諾書》中的相關表述,劇情反轉變化之快,更是讓吃瓜群眾大跌眼鏡。
協議匆匆簽署,又匆匆撤回,“不打價格戰”聯盟的組建,更像是一場鬧劇,其背后動因是今年初特斯拉挑起的國產車型降價潮,已經由新能源品牌擴展至燃油車領域。“大鯰魚”特斯拉不斷拉低價格區間,仍存在不小的毛利空間。而“造車新勢力”尚在負毛利虧損階段,今年更是市占率下滑,賣一輛虧一輛,亟需投資輸血;傳統車企在激烈市場競爭中,似乎越來越找不到參賽的感覺,原本是地方稅收大奶牛,現在卻要陷入待工停產減薪裁員的窘境,指望著一紙“承諾書”換來市場休戰,但“水中花鏡中月”終究是違背市場規律,空歡喜鬧劇收場的結局不可避免。
工程機械看客們心驚膽戰之余,不禁要思量一番,在當前市場下行調整周期內,各大廠商訂單下滑,毛利下降,逾期增加,風險累計,還有沒有勁頭持續投入打價格戰,工程機械行業“不打價格戰”行不行?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工程機械行業作為裝備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過去十年,行業營業收入從5000億元上升到2021年高峰的9065億元,實現了量的巨大增長和質的明顯提升,為國民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淬煉成為我國高端裝備制造優勢產業之一,品牌影響力、國際化程度、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高,不僅僅是得益于改革開放和基礎建設投資大發展帶來的廣闊市場需求,更是行業在“無保護”市場充分競爭環境下,自身實力、韌性與核心競爭力全面成長的必然,這也是工程機械行業與汽車工業自娘胎里就得到“百般呵護”最大的不同:車企合資建廠外資比例最大不能超過50%,新能源汽車推廣延續至今的購置稅補貼,甚至地方政府都為百姓購車提供補貼......工程機械廠商想都不敢想,只有在產品、技術上創新突破贏得市場,服務、融資上想方設法滿足甲方爸爸,價格、成本上千方百計內卷擠壓,才能在市場上打出一片天地,在一輪輪大浪淘沙中適者生存。
經濟學的解釋,“價格戰”是指企業之間通過競相降低商品的市場價格展開商業競爭的一種行為,也泛指通過把價格作為競爭策略的各種市場競爭行為。
降低銷售價格、“零首付”“低首付”“賣整機贈送配件”和“終身免費維修”等都屬于價格戰,“價格戰”是各種行業最有效的營銷方式之一,也對行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修正作用,促使主機廠提高經營管理效率,控制生產管理成本,提升營銷渠道能力,淘汰一批經不住“價格戰”洗禮的企業,留下的都是王牌中的王牌。國產工程機械在與外資品牌市場競爭中,能夠實現國內市占率翻盤,價格戰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回頭再說車企降價,促使銷量提升到新的數量級,其邊際生產成本就會相應減低,隨著銷量不斷增加,相比于同類型品牌,會具有更大的成本優勢。此時車企為了進一步占領市場,通過降價促銷方式擴大銷量,雖然單車利潤率降低了,但是隨著銷量上升,整體利潤率可能不降反升。
不僅是利潤豐厚、銷量靠前的車企會通過降價方式,獲得更多消費者,銷量不佳的車企也會采取同類舉措。東風系今年的降價,就是因為前兩年賣不動,導致庫存高企,長時間的庫存,不僅意味著車企要拿出大量廠房置放,增加了維護成本,同時,也容易導致車輛零部件老化、腐蝕和損壞。在日新月異的汽車市場,庫存還會導致車輛的保值率下降,因為新車上市和技術更新,使得過時的車型更難得到市場認可。
另外,技術創新的一大作用,就是降低傳統生成模式帶來的高成本。特斯拉今年3月表示,下一代汽車的制造流程將同時進行串行組裝和并行組裝,力爭“從頭到尾只組裝一遍”,更多工人、機器人將同時參與裝配工作,操作密度相比model3提高44%,生產效率也將提升30%,生產占地面積卻減少40%。
汽車生產工藝和管理新技術的應用,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以更低的售價賣車。如果不允許特斯拉降價,這些技術和管理創新就毫無市場價值,哪家車企還有動力進行新技術、新管理方式的推動?
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理性地看到,為了謀求市占率,無底線的低價和不理性的降價舉措,都是不可持續的手段。隨之帶來的惡性競爭導致市場競爭環境惡劣,客戶生態崩塌,反噬過來必然傷害行業和企業自身長期穩健發展。
2022年工程機械行業在疫情沖擊、房地產等行業持續下降諸多因素影響下,市場需求持續疲弱,多數產品國內市場銷售下滑,國內銷售量比2021年同比下降20.4%。2023年工程機械一些領域國內市場需求仍很疲弱,部分產品國內銷量下滑,1-6月,共銷售挖掘機108818臺,同比下降24%;其中國內51031臺,同比下降44%。
與此同時,工程機械產業鏈上“租賃商90%處于虧損狀態”“代理商元氣大傷紛紛退出市場”種種跡象都在驗證無底線“價格戰”造成的產業生態破壞。
柳工機械董事長曾光安在相關論壇上直接點明當前行業發展中的新挑戰,一是混凝土機械、挖掘機械、起重機械、鏟運機械等需求巨幅下滑,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二是行業價值鏈遭到嚴重破壞,整機制造商利潤大幅下滑,代理商、零部件供應商,廣大客戶等處境艱難,全行業亟待困境突圍;三是行業即將迎來一輪深度洗牌,如何實現逆勢擴張是行業上下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面對復雜的發展環境,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蘇子孟會長在行業論壇上指出,在工程機械新的發展征程上,面臨的困難前所未有,行業要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加強自律,維護好市場秩序,敬畏規則、尊重市場規律;要嚴控經營風險,管控好各種不利于行業和企業自身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行為和做法。
山東臨工總裁于孟生表示,行業應該更加理性,注重可持續發展。面臨即將飽和的市場需求和日益高企的企業發展目標,兩相碰撞下導致的結果就是行業競爭空前加劇。國內企業應該將眼光放在開辟新興市場上。無論是技術競爭、服務競爭還是市場競爭,行業應關注可持續發展,無序競爭會最終導致中國品牌和形象受到傷害。希望各企業理性規劃、平穩發展,不要急功近利地片面追求銷售量。
徐工集團董事長楊東升表示,高質量做優中國工程機械產業是大家的使命和責任,在這個行業里我們共生共存,必須要共同維護好產業發展生態。拒絕無底線低價競爭,打造一個有序良性的競爭環境。
曾光安董事長認為,行業進入價值競爭時代,企業需有更多理性的思考,如行業大型企業要有領袖之風,發揮領頭作用,主動營造良好競爭環境;中小型企業需更專注細分行業,形成有特色的競爭力;同時,要更多關注客戶、代理商、供應商和制造商的價值提升;只有大家齊心協力,才能共同營造好中國工程機械市場。
“價格戰”肯定要打,但與汽車工業尤其是新能源汽車迅猛的市場增長不同的是,當前工程機械最主要的矛盾是存量設備規模龐大,有效新增需求不足,處于“量價齊跌”的發展階段,價格戰絕不會成為當前工程機械行業主要競爭手段。
以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電動化為主題的新一輪工程機械發展革命正在齊頭并進,國際、國內市場雙輪驅動的發展模式正在逐漸成型,誰能回答時代賦予的新命題,摒棄傳統的低端價格戰,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抓住產業變革主旋律,實現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推動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我們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休魚)
相關下載
BICES 2023陜西交通市政系統專業用戶座談會在西安召開
2023-07-18
BICES 2023河南交通市政系統專業用戶座談會在鄭州召開
2023-07-17
逐夢非洲,攜手同行!山河智能亮相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
2023-06-30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