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來到工程機械品牌網!

    新聞資訊
    • 全部
    • 新聞資訊

    周緒紅、張喜剛:以“智能橋梁”為特征的“第三代橋梁工程”


    發布時間:2020-07-27 10:19

    來源: 《建設機械技術與管理》雜志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橋梁工程已走出了一條自主建設和創新發展的成功道路,取得了一批自主創新成果,建成了一大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橋梁。

      著名橋梁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周緒紅、張喜剛指出,中國橋梁工程產業在以下四個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材料技術、勘察設計技術、施工技術和管養技術。尤其是橋梁建設中使用的主要施工裝備大多數由中國制造。自動化水平和裝備生產能力也有顯著提高。同時也應客觀認識到,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橋梁產業仍有一些問題需要克服。中國橋梁產業在設計、制造、施工和養護等關鍵技術及裝備相關領域缺乏核心技術,面臨一系列深層次的制度機制問題。

      (1)材料技術。在先進材料的研發和應用方面,中國仍然在追趕西方國家。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研究仍處于初級階段(即模仿國外的產品),且高性能鋼材的力學性能指標也低于國外水平。與西方國家相比,在鋼材的焊接性、強度、板材厚度和耐候性方面都存在較大差距。而且,基于高性能、大型FRP和形狀記憶合金(SMA)的產品仍需要進口。

      (2)勘察設計。中國在基礎理論、前瞻性研究、智能化技術以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件等方面的研究和應用落后于西方國家。

      (3)施工。中國的施工技術產業化程度不高且施工設備的性能和可靠性亟待提高。智能化施工技術和設備也有待開發。施工質量的穩定性也亟待提高。

      (4)養護與管理。從養護與管理的角度看,監測和檢測技術與裝備、結構狀態評估理論與方法、養護與維修加固技術、智能化技術發展等方面仍然相對不發達。

      中國橋梁工程目前面臨巨大的戰略機遇、政策相關機遇和技術機遇,在未來10?20年,中國橋梁工程產業將步入創新、轉型和升級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為完成支撐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確保大型橋梁的安全和使用壽命以及實現橋梁強國夢的三大歷史任務,中國橋梁工程產業必須抓住這些機遇,并進行科學規劃,以實施“智能橋梁”科技計劃并組建“橋梁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這樣,中國將引領智能化技術、產業化體系和專業化橋梁工程平臺的一體化發展,將中國橋梁工程升級為以“智能橋梁”為特征的“第三代橋梁工程”。這一轉變標志著橋梁產業發展的一次飛躍。



    關鍵詞: 橋梁,中國,技術,橋梁工程,施工,產業,智能化,機遇,材料

    相關下載

    熱點專題

    點擊排行

    點擊排行

  • www.色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