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交:跨越工業大數據集成應用陷阱
發布時間:2020-07-27 10:20
來源: 《建設機械技術與管理》雜志
從近幾年制造業信息化建設的重點來看,相當一部分企業已經完成了諾蘭模型的“控制階段”,進入了“集成階段”(兩化融合的“綜合集成階段”)。很多企業發現,要跨越這個階段十分困難,有專家稱之為“集成應用陷阱”。
梁建交認為,跳出“集成應用陷阱”,需從三個視角來尋求解決方案:
一是流程,企業的業務流程和業務規則必須是清晰的,只有流程和業務規則清晰,軟件的運行邏輯才能夠完整地體現業務邏輯,應用集成接口才能夠被清晰、準確地定義。
二是數據,核心是數據流和數據標準。流程是數據的管道,所以數據流要說清楚的前提是流程清晰。數據標準化是數據流動起來的基礎。另外, 如果不定義清楚一個業務對象由哪些數據來描述,就無法將其數據化,也就無法對其進行很好的測量、管理和改進。
三是技術,利用技術手段實現流程的集成;利用技術手段管理數據的標準,并確保數據標準的貫徹執行;利用技術手段,減少系統孤島的存在,如:統一技術平臺。
諾蘭模型的集成應用階段和數據管理階段是交織在一起的,并沒有清晰的邊界。而信息化要走向成熟,必須經歷集成應用、數據管理兩個階段。因此,制造企業當前信息化存在的許多問題和疑問,是信息化發展必然會經歷的。
梁建交認為,制造企業的數字化轉型, 一方面是信息化發展自然演進的必然,按照諾蘭模型,當前制造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就是要突破集成應用,實現數據管理,走向成熟,即:釋放信息化紅利。
另一方面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制造業融合應用的必然,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制造業的產品創新、工藝優化、服務模式變革,甚至管理和決策模式的革新,都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和更大的想象空間,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使得工業范式和企業競爭優勢都將被重塑。
梁建交表示,工業大數據作為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點方向,在推進過程中,應以現實需求為出發點,避免陷入“大”“小”之爭,將工程和管理過程中產生并具有使用價值的所有數據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以數據全生命周期覆蓋和信息價值鏈貫通為基本原則,在數據有效治理的基礎上,抓住數據模型、工業機理、能力平臺、數據安全、數據人才和投資保障六大關鍵因素, 有序推進數據驅動的分析型應用,推動數據資產變現,不斷優化產品、改進過程和提高決策效率,釋放信息化紅利,將制造企業信息化推向更高的水平。
相關下載
BICES 2023陜西交通市政系統專業用戶座談會在西安召開
2023-07-18
BICES 2023河南交通市政系統專業用戶座談會在鄭州召開
2023-07-17
逐夢非洲,攜手同行!山河智能亮相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
2023-06-30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