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長江五橋:世界首座鋼混組合結構大跨徑橋梁
發布時間:2020-07-27 14:56
6月28日, 南京長江五橋合龍,預計今年年底正式建成通車。
南京長江第五大橋為中央雙索面三塔組合梁斜拉橋,位于南京長江三橋下游約5公里處,南京長江大橋上游約13公里處,全長約10.33公里。其中,跨長江大橋長約4.4公里,夾江隧道長約1.8公里,其余路段長約4.1公里。全線采用雙向六車道一級公路標準建設,路基和橋梁段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寬度30.5米。
南京長江第五大橋主梁共分成123個梁段,標準梁段采用窄體式智能液壓提升橋面吊機對稱懸拼。此次合龍梁段寬35.6米,長14.125米,起吊重量達 405.1噸,分別要與南塔、北塔的最后一節梁段完成“牽手”,實現兩個主跨的合龍。大橋在設計過程中屢屢攻關橋梁技術難題,大力推廣新工藝、新理念、新材料,取得了豐碩的創新成果。目前,項目已申請了近20項專利,對未來橋梁建設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世界首座鋼混組合結構大跨徑橋梁
從開建以來,南京長江第五大橋就深受國內外橋梁界的關注。“從索塔到組合梁,這是世界第一座真正意義上鋼混組合結構的大跨徑橋梁。”負責建設的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設中心主任武煥陵介紹。 南京長江二橋索塔為混凝土結構,長江三橋索塔為全鋼結構,南京長江第五大橋集兩者所長,既有鋼塔的耐久性,同時又造價適中。這一“混搭”組合背后是一系列技術創新。建設團隊與清華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聯手攻關,鋼殼-混凝土組合索塔關鍵技術,這一成果已獲2019年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特等獎。
首個沒有合龍段的合龍
南京五橋合龍的特別之處在于這是一個沒有合龍段的合龍,即所有的梁段都是在工廠按照理論標準值控制制作,橋位現場主要是恢復在工廠建立的梁段間空間關系并完成連接作業。
這也是世界上首次采用沒有合龍段的主動合龍方式,關鍵的作業環節只需要3-4個小時就能完成,而通常的合龍作業,作業人員的投入以及勞動強度和時長都要成倍增加。
南京五橋最早南京二橋是采用合龍段來合龍,當時需要先監測合龍口寬度48小時隨溫度變化的情況,再按某一個溫度變化段選擇一個合適的長度對合龍段進行配切,然后再在合適的時間把合龍段吊入合龍口,合龍過程中需要很多工人快速完成合龍段兩側合龍縫的連接作業,在環境溫度進入快速變化前建立梁段間的有效連接,相對而言受自然的影響很大,是一種相對被動的合龍方式。
相關下載
BICES 2023陜西交通市政系統專業用戶座談會在西安召開
2023-07-18
BICES 2023河南交通市政系統專業用戶座談會在鄭州召開
2023-07-17
逐夢非洲,攜手同行!山河智能亮相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
2023-06-30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