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來到工程機械品牌網!

    新聞資訊
    • 全部
    • 新聞資訊

    深中通道超寬沉管隧道E32管節澆筑完成并出塢


    發布時間:2020-09-05 14:06

    來源: 《建設機械技術與管理》雜志

      7月25日,深中通道最寬鋼殼沉管E32管節澆筑完成并順利出塢,刷新了世界上超寬管節在受限水域的出塢紀錄,S08合同段的相關實體工作也正式進入流水化作業階段。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長約6.8公里,是世界首例雙向八車道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也是世界首次大規模應用。沉管隧道共由32節管節組成,國內沒有可參考、借鑒的技術指標。

      其中,E32管節是項目隧道首個非標準管節,與東人工島島頭堰筑段對接。E32管節長123.8米,寬由53.6米逐漸變寬至55.46米,高10.6米,具有“超寬、變寬”技術特點,澆筑完成后的鋼殼混凝土管節重約6.8萬噸,比此前沉放的E1管節還要重8000噸。

      作為世界超寬沉管管節,E32管節澆筑方量約25000立方米。項目成立技術科研專項小組,耗時2年,研制出“高流態、高穩健、低收縮”的自密實混凝土,質量壽命可達到百年。

      為滿足大體積混凝土方量澆筑的需求,項目建設團隊研發了智能澆筑成套設備與系統,利用物聯網、大數據、 BIM等信息化技術,構建虛擬施工現場,將施工數據實時傳輸至智能澆筑設備,實時調整完成不同的工作指令,實現設備精準尋孔、智能收放澆筑管、泵送啟停、自動調整澆筑速度及可變跨徑等功能,滿足不同管節行車道孔、墻體、頂板澆筑,并能實時傳輸澆筑信息數據,實現管節澆筑過程智能化施工。

      “這么龐大數量的隔倉,如果全部采用人工方式澆筑,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難免在過程中會遇到一些疏忽。對此,我們開發了兩套針對底板和頂板的不同智能澆筑系統。”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島隧工程管理部工程師席俊杰表示。據介紹,這兩套智能澆筑系統的硬件和軟件都相應地申請了專利,在國內是技術領先,國際上目前還沒有發現同類型的技術。

      “智能制造有效破解了超寬管節預制的難題,通過自動化、精準化的智能澆筑成套設備,實現隔倉脫空高度基本控制在5毫米之內。”深中通道S08標保利長大項目經理吳旭東表示。

      7月25日,從上午10點半開始,歷時兩個半小時,至下午1點順利完成了E32管節出塢作業。此舉不僅刷新了該船塢最大噸位、最深吃水的浮體出塢記錄,也刷新了世界上超寬管節在受限水域的出塢紀錄。



    關鍵詞: 輸入,澆筑,智能,技術,超寬,e32,混凝土,通道,實時,刷新

    相關下載

    熱點專題

    點擊排行

    點擊排行

  • www.色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