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來到工程機械品牌網!

    新聞資訊
    • 全部
    • 新聞資訊

    中聯重科臂架主動減振技術 混凝土澆筑更安全更高效


    發布時間:2020-11-02 17:27

    來源: 中聯重科

      日前,在淮南石姚灣凈水廠建設現場,一臺中聯重科“凌云”系列四橋59米泵車充分利用狹窄的場地停穩“身姿”,伸長著臂架“獨自安靜”的澆筑著。施工現場,一臺攪拌車和泵車無縫對接停在遠處地面上;澆筑點三位工人高效配合:戴著黃色安全帽的操作員胸前掛著泵車遙控設備,注視著澆筑情況兩手熟練地調節著操控按鈕,另外兩位工作人員分列澆筑點兩旁,觀察著現場澆筑。

      石姚灣凈水廠作為淮南重點工程,這般大方量的澆筑,施工現場只有兩臺設備、三五個人,如此簡單、高效!生動地呈現出一幅靜謐、安詳、美好的現代化施工圖景。

      客戶稱贊道:“得益于中聯重科高精高效泵送技術、臂架主動減振技術,打了一場漂亮仗。” 同時他感慨,在幾年前,施工可沒這么輕松。

    △中聯重科四橋59米泵車在淮南石姚灣凈水廠建設現場施工

     

      國內外行業痛點 臂架振動幅度大

      混凝土泵車能夠將混凝土水平或者垂直跨距離輸送到澆筑點,成倍地提升了施工效率、建設速度,在各類基建中得到了廣泛使用。要把混凝土準確的輸送到指定位置,需要精準控制臂架運動速度與混凝土輸送速度,以及如何避免輸送過程中的晃動等,攻克一系列難題。我國混凝土泵車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取得了長足發展,現牢牢占據了市場主導地位。但在過去一段時期,仍然面臨著一些問題,如臂架抖動行業難題,即使歐美老牌泵車,也存在這類問題。

      上述客戶表示:“以前在使用長米段泵車澆筑混凝土時,由于距離較遠、臂架長,到末端軟管出料時,擺動幅度就大了。所以經常需要幾個工人將軟管用繩子綁住來控制方向、降低振動對施工的偏差。大面積平面澆筑尚且還好,如果是需要對墻體、梁、柱實施定點澆筑,困難則更大。”

      據了解,在進料較差的情況下,泵車末端軟管振動幅度甚至超過1米,即使用繩子牽引軟管、工人手扶都難以進行,還容易傷人。而且有些建筑澆筑位于高樓,屬高空作業,振動搖晃作用力過大還有可能將工人“甩下樓”。此外,泵車臂架抖動影響整機穩定性,增加設備傾翻等風險。臂架抖動問題,既降低了施工效率,也帶來了安全隱患,成了行業痛點。

     

      首創臂架主動減振技術 破解行業難題

      中聯重科是較早攻克這個難題的主機廠商之一。公司研發的臂架主動減振技術能將臂架振動幅度控制在0.2米之內,打造了目前行業內最“穩”的泵車。

      中聯重科混凝土泵送機械產品研究所所長萬梁介紹道:“從2010年起,我們抽調研發人員成立了專項工作小組,攻克這個難題。幾撥人輪番上陣,臂架減振技術也從1.0版發展到2.0。到2015年,經過不斷的改進、打磨,我們的臂架主動減振技術終于搭載在4.0智能產品上上市。”

      臂架主動減振技術成了中聯重科4.0泵車核心賣點之一,產品一經使用便受到了客戶的廣泛稱贊。

      一位客戶表示:“從技術含量、產品價格等各方面來看,泵車可以說是工程機械行業中的高端設備,長米段泵車市場需求量大、凝聚的技術含量也高、投入也更大。臂架主動減振技術的加持,不僅提升了施工安全性、效率,也綜合提升了整臺設備的使用價值,更好地發揮它的功能。”

      中聯重科行業首創的臂架主動減振技術不僅提升了單臺設備的施工效率,對于行業未來發展也極為重要。

      中聯重科混凝土泵送機械產品產品經理岳紅旭表示:“受益于臂架穩定性提升,整機的安全性、可靠性也顯著提升。并且,有了該項技術,為其它衍生技術也奠定了基礎,如泵車預定軌跡布料、定點布料等功能。而這些又將為未來泵車的智能化、無人化施工的實現做好準備。”

      “工程機械,實際就是機、電、液的有效結合來降低人工勞作強度、代替人的勞動、提升效率的機械。技術也是進無止境,作為混凝土泵送設備的研發人員,我們將專注這一領域,持續加強研發,讓未來的施工更安全、更高效、更美好”,萬梁表示道。

     

    (責任編輯:朱玲)

     

    相關下載

    熱點專題

    點擊排行

    點擊排行

  • www.色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