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來到工程機械品牌網!

    新聞資訊
    • 全部
    • 新聞資訊

    萬臺設備參建 “荒島”上崛起石化超級工廠


    發布時間:2020-12-22 15:50

    來源: 《建設機械技術與管理》雜志

    作者: 白洋

      魚山島,舟山群島中一座并不起眼的小島,卻在近五年時間里聚焦了世界目光。

      五年前,魚山島原住居民僅千戶有余。五年間,這里整島搬遷,一座座大型石油煉化設施拔地而起;龍門吊和活動板房亦整齊排列在小島沿岸;上萬人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儼然一副“超級工廠”的模樣。而讓魚山島走到世界聚光燈下的項目,正是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下稱“浙石化”)投資建設的舟山綠色石化基地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

      10月末,記者驅車沿魚山大橋登上魚山島。一座大型石油煉化基地隨之映入眼簾。

      舟山綠色石化基地規劃總面積為41平方公里,分三期開發。其中,一、二期為浙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總投資1730億元。基地項目自開工以來,前后共投入各類設備萬余臺;去年項目進入建設高峰期,魚山島上的施工人數更一度達到6萬人。截至去年12月底,一期項目已全面投產。到目前為止,已累計加工原油2183.4萬噸,產值達695.47億元。

      現如今,隨著基地二期項目緊張開展,上萬臺工程起重設備“穿梭”其中,并在現場指揮下,將各項目煉化灌、鋼結構穩步吊裝就位。涉及的履帶吊、汽車吊最大起重量在25噸到3200噸之間。記者現場了解到,二期石油煉化項目的主要承建單位包括中石化寧波公司、中石化五公司、浙江安裝以及福建安裝等,配套設施承建單位包括中國能建浙江火電、中交三航局等。

      截至今年6月,二期項目樁基礎工程已基本完成,土建工程和設備安裝全面鋪開;并計劃于2020年底建成煉油部分主體裝置;2021年6月建成二期化工裝置,12月底全面投產。

     

    政策助推

      2015年6月,舟山綠色石化基地項目正式啟動。一年后,魚山島上,一聲開山爆破的巨響正式拉開了基地建設的序幕。

      “你們的建設項目給市場一劑‘穩定劑’。”2018年9月27日,在浙考察的李克強總理改變既定路線,登上魚山島,并對舟山綠色石化基地進行了實地考察。他在現場承諾:“我們還會出臺更多政策,給民營企業更加良好穩定的市場預期。”

      從2014年起,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內,都對舟山綠色石化基地的規劃、建設給予了高度關注與支持。

      浙石化曾公開表示,舟山綠色石化基地是國內第一個按照4000萬噸/年煉油一次性統籌規劃的煉化一體化項目,也是目前世界上投資最大的單體產業項目。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單一基地產能超過4000萬噸的煉廠只有3個,單一基地產能超過3000萬噸的煉廠全球僅有5個,超過2000萬噸的煉廠全球有31個。而我國目前已擁有3個產能達到2000萬噸級以上的煉廠。其中,處理能力最高的煉廠為鎮海煉化,產能為2300萬噸。

      按照規劃,舟山綠色石化基地將采用當今世界最先進的工藝路線和技術裝備,生產國VI汽柴油、航煤、PX、高端聚烯烴等20多種石化產品;并將在未來重點發展與現代制造業、新能源等新興產業配套的石化新領域,以建設形成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

      “史詩級”是整個石化行業對舟山綠色石化基地的贊譽。那么,如此大規模的項目為何會選址魚山島呢?

      記者從舟山綠色石化基地相關項目負責人處了解到,魚山島周圍有著良好的深水區,適合配套建設碼頭,大型的油輪也可直接靠岸裝卸。“而且魚山島遠離人口聚集的陸地,這對于危險性系數較高的煉化項目來說是十分有必要的。”

      “地理位置優越令魚山島成為了基地的最佳選址。”上述負責人提到,長期以來,石化原料短缺制約著浙江省石化產業轉型升級,這也促使從中央到浙江省出臺相關支持政策,進而推動了魚山島的快速崛起。

      2014年初,浙江省委省政府開始探索大型石化基地建設新思路。同年,國務院李克強總理親自過問并推動了這一項目盡早落地。次年2月,國家發改委復函同意在舟山魚山島及其周邊區域開展舟山綠色石化基地的規劃布局;7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設立舟山綠色石化基地。2017年,國務院印發中國(浙江)自貿區總體方案,支持基地以原油精煉為基礎產品,以乙烯、芳烴等高端產品為特色,完善上下游一體化產業鏈,并加快形成國際一流的石化產業集群。

      在一系列政策營造的良好環境下,舟山綠色石化基地建設加速推進。2019年底,一期2000萬噸/年煉化、520萬噸/年芳烴等項目全面投產。從基地謀劃到主體項目投產,前后僅用四年多時間。

      “十年任務四年完成”亦被外界譽為“魚山速度”。

     

    動力上馬

      一座大型石油化工基地的高效運轉離不開電力、供水、熱動力等配套設施的跟進建設。一期項目去年投產以來,已累計加工原油2000萬噸以上。在此期間,二期項目建設緊張進行。如此大體量的用電、用水規模,對基地的動力、電力等配套設施提出了全新要求。

      浙江火電承建了基地動力中心配套項目工程(下稱“動力中心”)。該項目為浙石化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的基礎配套設施,主要為各工藝裝置提供穩定的熱動力、電力和除鹽水保障。

      “一期項目新建了7座670t/h高溫煤粉鍋爐、2臺CC50雙抽凝汽式汽輪發電機組、3臺CB45抽汽背壓式汽輪發電機組,以及1座公用工程區域變電站和1座公用工程閉式循環水場等。”

    建設中的動力中心

      中國能建浙江火電舟山綠色石化項目總工蔡峰峰介紹,自動力中心一期開建以來,浙江火電已投入近百臺工程機械設備,前后參與項目建設的施工人員更是多達2000人。

      “目前動力中心一期已投入運營,二期工程正有序建設中。”根據動力中心規劃方案,一期和二期的14臺鍋爐皆按照“6用1備”運行方式設計,并同步建設有脫硫、脫硝、煤場等輔助設施,“這些輔助設施保證了各機組環保排放達到燃機電廠的排放標準。”

      記者在現場看到,目前動力中心二期工程的第一座高溫煤粉鍋爐(8#)已建成。此前參與該鍋爐吊裝的D1400型號塔機已被運至13#與14#鍋爐之間重新安裝,后續將主要負責13#和14#鍋爐的吊裝工作。

      除魚山島本島的電力保障外,相關電力配套設施還包括舟山本島至魚山規劃建設的220千伏三回路工程。該工程在去年正式啟動。此前,舟山綠色石化基地建設一直由220千伏雙回輸電線路供電。面對如此大規模用電工程,原有的雙回線路已接近滿負荷運行。

      今年6月,第三回輸電線路成功送電。至此,舟山至魚山綠色石化基地供電網絡得到進一步優化升級,為基地項目一期全面正常運行提供了強勁的電力支撐。

      據了解,第三回輸電線路始于舟山洛迦變,止于魚山龍峙變,線路全長46.7公里,分為本島架空段、海域段和魚山島路上段。其中,工程新建海纜路19.4公里,陸纜3.5公里。國網舟山供電公司官方介紹,魚山第三回路三條海纜采用了國內最先進的海纜施工船“啟帆9號”,為海纜敷設提供了可靠的裝備支撐。

     

    連接外界

      2018年12月31日,舟山綠色石化基地連接外界的唯一陸上交通干道——魚山大橋建成通車。

      面對四面環海的閉塞環境,曾幾何時,這座石化“超級工廠”上的建設施工人員往返魚山、岱山還需乘坐數十分鐘的輪渡。寧波鎮海騰躍起重運輸有限公司(下稱“鎮海騰躍”)參與了基地一期、二期項目建設,該公司舟山綠色石化基地項目負責人喬二晴回憶道:“當時參建一期項目的所有起重設備都必須走水路‘登島’。”

     

    魚山大橋

      因此,陸上交通動脈何時打通,成了早期舟山綠色石化基地快速前進的“咽喉”所在。

      而隨著2018年魚山大橋的建成通車,基地的通勤壓力亦得到大幅緩減。記者了解到,魚山大橋是寧波舟山港主通道的支線工程,始于岱山縣后沙洋山嘴,路線沿西北方向延伸至海里,終點與舟山綠色石化基地內規劃道路相接,全長8.815公里。

      據悉,在魚山大橋建設過程中,因周邊海洋環境較為復雜,導致大橋的有效建設時間變得十分緊張。為此,投建方浙江交通投資集團采用基于新型橋梁工業化理念的快速施工技術,對建設管理、工程設計、施工方案進行優化,在保質的前提下,僅用27個月便完成了建設任務。

      現如今,在魚山東南面的舟山本島上,寧波舟山港主通道項目的主線工程——舟岱跨海大橋正不斷朝著岱山縣方向延伸。今年以來,舟岱跨海大橋建設頻頻傳來好消息,1月,南通航孔橋NT3主塔順利封頂;3月,岑港互通高架168片T梁完成架設;6月,北通航孔橋順利合龍,等等。

      按照規劃,舟岱跨海大橋預計在2021年底建成通車。屆時,魚山島、岱山島將與舟山本島相連,舟山綠色石化基地的對外交通運輸環境也將得到全面優化。

     

    “黃金”碼頭

      2017年6月,寧波舟山港外釣30萬噸級油品公共碼頭(下稱“外釣公共碼頭”)正式獲批。這一批文對于舟山綠色石化基地而言,無疑是十分重磅的。

      記者了解到,外釣公共碼頭工程為舟山綠色石化基地一期原油接卸的配套碼頭,布置于舟山市定海區外釣島北側。該工程總投資達4.2億元,由中交三航局寧波分公司承建。碼頭新建有30萬噸級原油泊位1座,泊位總長440米,設計年通過能力為1385萬噸。

      據介紹,施工伊始,項目組面臨“趕工期”的壓力,但由于當地水域受限,現場無法安排2艘打樁船同時沉樁作業,且工程鋼管樁沉樁設計扭角大、數量多,打樁船需重新頻繁拋錨,沉樁施工遇到困難。

      對此,項目部與設計人員及時溝通,對沉樁扭角進行優化,進而減少了船機拋錨次數;并催促分公司預制廠加班加點制作鋼管樁,滿足現場供樁要求。同時,項目部增加沉樁施工作業班組,在確保照明、保暖及安全工作的前提下,適當延長施工時間,等等。

      多措并舉下,項目組加快了樁基施工進度,快速形成了工作面。并于2018年3月底完成水工主體結構;6月底實現項目交工。去年2月,外釣公共碼頭通過由杭州海關等多個省級部門組成的聯合驗收組驗收,后正式對外啟用。

      在外釣公共碼頭啟用后4個月,同樣由中交三航局寧波分公司承建的舟山綠色石化基地配套項目——浙石化多用途、干散貨碼頭工程通過交工驗收。據介紹,多用途碼頭施工提前了3個月完工,干散貨碼頭僅用9個月便完成施工并交付。

      與外釣公共碼頭不同,浙石化多用途、干散貨碼頭在魚山本島修建。其中,多用途碼頭主要新建一座5萬噸級多用途碼頭及附屬工程,承擔舟山綠色石化基地建設期間,原材料進場和投入運營后產成品的出運,項目建設工期為300天。干散貨碼頭則由卸船碼頭、焦渣出灰碼頭、引橋等組成,項目建設工期為360天。

      記者了解到,在多用途碼頭項目組進場時,施工區域周邊正進行吹砂作業,加之停泊的吹砂船、運砂船較多,造成了嚴重的海上交叉作業,對船機進點造成一定困難。后經多方協調,項目組得以延長吹砂管線,以避開碼頭施工海域,同時也讓打樁船能夠及時進點。

      隨后,項目組緊緊圍繞水上沉樁關鍵線路及工期要求,反復驗算,科學合理安排沉樁施工,最終提前11天完成沉樁任務。

      “之后,項目組根據每次低潮位4小時的有效作業時間,增加模板配置和作業人員,在有限時間內完成下橫梁施工,為后續預制縱梁安裝,以及上橫梁鋼筋、模板施工提供作業面。”中交三航局方面稱,最終,790個現澆樁帽提前12天澆筑完成,1782件預制構件安裝提前1個月完成,主體完工比合同工期提前近3個月。

     

    外釣公共碼頭

     

    鋼鐵力士

      在舟山綠色石化基地二期項目中,2000臺工程起重設備正緊張作業。從魚山島觀景平臺眺望,大量履帶吊、汽車吊在二期項目建設中忙碌。

    中核機械3200噸履帶吊

      在參建基地二期項目的眾多工程起重設備中,中核機械提供的3200噸履帶吊是當之無愧的“巨無霸”。記者現場了解到,中核機械在舟山綠色石化基地二期項目中主要承擔二標段大件設備的吊裝方案編制、起重機提供與操作、吊索具提供與連接、吊裝組織與施工等工作。

      去年12月,中核機械3200噸履帶吊在二期項目上完成首吊,順利將2號乙烯裝置預脫甲烷塔吊裝就位。該預脫甲烷塔設備高度達到72.15米,吊裝重量為974噸。

    動力中心工作中的塔機

      中核機械針對此次吊裝,采用了“3200噸履帶吊主吊,溜尾起重機抬尾遞送”的吊裝方法。兩臺起重機將預脫甲烷塔緩緩抬起后,主吊機緩慢向溜尾吊機變幅,以減少溜尾吊機的行走距離;并根據溜尾吊機對地壓力和地基的承載能力精確計算,采用“厚鋼板替換常用路基箱倒運鋪設”的方案,從而不用倒路基箱便可將設備旋轉立直。

      最終,中核機械項目組僅用50分鐘便將預脫甲烷塔由水平狀態吊至垂直狀態。除2號乙烯裝置預脫甲烷塔吊裝外,中核機械3200噸履帶吊還參與了二期項目直徑13.2米、重量1674噸、總高度64米的乙烯裝置急冷油塔等大型鋼構的吊裝就位任務。

      鎮海騰躍在二期項目中投入了80余臺起重量在20噸至500噸之間的汽車吊和履帶吊。此前在一期項目中,鎮海騰躍已投入60余臺設備。

      “我們在二期項目中主要負責芳烴、硫磺等設施的吊裝任務。其中,硫磺裝置的基本結構已成型。”喬二晴介紹,騰躍起重在硫磺裝置項目中投入20余臺設備,包括一臺250噸履帶吊和一臺400噸履帶吊,主要負責60噸煉化罐和80噸脫硫塔的吊裝任務。

      除大量工程起重機械外,在動力中心項目二期施工現場,還矗立著9臺塔式起重機。浙江火電舟山綠色石化項目現場調度主管鄭斌介紹,相較民建施工,動力中心的7臺鍋爐單體吊載重量更重、體積更大,對塔機的起重性能、就位精準性以及設備可靠性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由于項目周圍無附墻,導致塔機施工難以附著,需完全依靠塔機自身獨立高度完成作業,這也成為項目施工的一大難題。

      “并且,項目地處東部島嶼,常年面臨臺風侵襲和海水侵蝕,因而施工設備還需具備更高標準的防臺風、防腐蝕性能。”在綜合考察產品性能之后,浙江火電最終選擇了D1400-84和D1100-63等型號塔式起重機承建動力中心的鍋爐吊運工作。

      浙江火電項目管理部副主任程建棠表示:“D1400-84塔機最大起重量為84噸,起重性能強,并且具有蟻速就位功能,與項目中單體吊載重、就位精準度高的要求完美契合;并且,該塔獨立高度達到80米,不需要附著即可完成項目吊裝。同時,這兩款塔式起重機臂長達70米以上,每臺設備可覆蓋1到2臺鍋爐的安裝,解決了設備多次轉場的難題。”

    大量工程起重設備緊張施工中

      另外,記者注意到,浙江火電還投入了3臺起重量為50噸的履帶吊,輔助完成現場鍋爐外部鋼結構的模塊化拼裝。蔡峰峰解釋:“現階段國內大型石化項目基本都采用地面模塊化拼裝,然后再進行整體吊裝,盡量不將工作放在高空危險的地方。”而這樣的模塊化施工在整個舟山綠色石化基地隨處可見。喬二晴也表示,騰躍起重提供的一批小型履帶吊車主要負責的工作就是完成部分煉化設施的地面拼裝。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舟山綠色石化項目施工方克服重重困難,組織基地各項目施工人員復工復建。

      隨著2021年二期項目最終目標的一天天臨近,日夜兼程追趕工期,發揚“魚山速度”成了當下魚山建設者們共同的使命。時至今日,每天仍會有諸多外地客商驅車登島,對基地相關項目建設進行實地考察。而這座超級工廠在未來不僅僅會成為中國石油化工行業跨越式發展的里程碑;同時,各大型煉化設施吊裝技術方案的制定、大型碼頭的配套建設等,也將為我國的超大型石化基地建設積累更寶貴的經驗。

    (責任編輯:休魚)

    相關下載

    熱點專題

    點擊排行

    點擊排行

  • www.色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