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來到工程機械品牌網!

    新聞資訊
    • 全部
    • 新聞資訊

    世界最大沉管隧道“智慧”預制廠


    發布時間:2020-07-22 16:27

      2019年6月,投資超10億元、曾承接港珠澳大橋33節沉管隧道建造的世界最大規模沉管預制工廠,全面完成“智慧化”改造后開廠,正式肩負起深中通道項目其中22個沉管管節預制的艱巨使命。

    世界最大沉管隧道“智慧”預制廠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為世界首例雙向八車道海底沉管隧道,其斷面寬度達46-55.46米,比港珠澳大橋雙向六車道鋼筋混凝土沉管隧道斷面還要寬9米,單孔跨度超過18米,沉放最大水深達到40米,沉管結構的受力非常復雜,是目前世界上最寬的海底沉管隧道。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每個標準管節的尺寸為165×46×10.6米,用鋼量約1萬噸,其排水量相當于一艘中型航空母艦。22個沉管管節首先在廣州南沙龍穴島船廠完成鋼殼的制造,后運抵珠海牛頭島進行混凝土澆筑,在淺塢區、深塢區完成一次舾裝和二次舾裝作業后,再由自主研發專用裝備沉管浮運安裝一體船運至隧址進行沉放。

      兩百臺智能小車編組大幅提升“巨無霸”管節轉運能力

      據了解,沉管預制施工包含兩次沉管移動、混凝土澆筑、兩次舾裝等繁復流程。對工程師們來說,首要解決的是如何將重達一萬噸的“巨無霸”鋼殼從駁船上安然無恙地運送到預制車間。

    世界最大沉管隧道“智慧”預制廠

    世界最大沉管隧道“智慧”預制廠

      “這種運輸最適合的方式就是智能小車編組,但國內現有的智能小車的承載力均遠遠達不到要求,必須重新研發。起初,我們找了業內共11家高規格、實力雄厚的設備制造商,但由于項目規模大、難度高、技術復雜,沒有一家單位能保證完成,我們只好自主研發。”中交四航局深中通道項目總工程師黃文慧表示,歷時一年半,終于攻克難關,研發出了單臺承載力達到800噸的智能臺車。

      據了解,鋼殼沉管澆筑完成后將有近8萬噸,并將再次縱移至淺塢區進行一次舾裝作業,而200臺智能小車編組,將徹底解決單節8萬噸沉管轉運難題,大大提升管節轉運工效,預計沉管縱移只需要3天時間即可完成,對縮短沉管預制工期有很大推進作用。

      自主研發智能澆筑系統全程自動智控保證澆筑質量

      工程師們面對的第二個難題,就是如何在單個管節2500個倉格實現毫米級誤差的混凝土澆筑工作。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采用鋼殼混凝土組合結構形式,該結構為國內首次應用,國際上首次大規模使用。“簡單來說,這種結構形式就是鋼板包著混凝土,類似‘三明治’結構,具有承載能力大、防水性能好等優點。但澆注隔倉多,每個標準管節由2250個約4-16立方米封閉隔倉構成,牛頭島預制廠需要完成4萬個不同規格隔倉施工,高流動性自密實混凝土總用量達66萬立方米,在封閉隔倉里實現混凝土填充密實性是世界性難題。”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總工程師宋神友表示。

    世界最大沉管隧道“智慧”預制廠

      傳統混凝土澆注設備有電動和液壓類型,但只適用于裸露區域的澆筑,不適用鋼殼澆筑區域密閉倉格;同時,傳統澆筑法全靠人員輔助澆筑,如果工人長時間工作,容易出現疲勞或是澆錯倉、溢孔等情況,且無法控制混凝土下料高度和澆筑速度,難以保證自密實混凝土澆筑品質。

      為了突破鋼殼“芯”技術,早于2015年,在廣東交通集團領導下,深中通道管理中心組織產學研用聯合攻關,聯合四航局研發中心等單位,歷時三年多,進行了上百次隔倉模型澆筑試驗,突破了封閉式隔倉混凝土填充密實度等“卡脖子”難題。

      據宋神友介紹,一是研發了新材料,研制出了高穩健、自流平、自密實混凝土;二是基于自流平混凝土流動的工作原理,提出了合理的工藝孔構造設計,保障澆筑時排氣的通暢性;三是形成了項目專用自密實混凝土澆筑質量控制指南,明確了澆筑速度等工藝指標;四是世界上首次研制了鋼殼混凝土智能澆筑裝備和系統,該系統具有自動控制澆筑速度、自動感應液面上升速度、自動提升導管等功能,有效保障了鋼殼混凝土澆筑質量。

    世界最大沉管隧道“智慧”預制廠

      智能澆筑系統是對沉管倉格進行精準澆筑的新型平臺,通過對混凝土生產及澆筑等全過程監控,實時記錄統計數據,實現高流動自密實混凝土的過程控制,以控制下料高度、澆筑速度等精細化手段控制每個倉格的澆筑過程,具有效率高、風險低、穩定性高等優點,超越了行內的傳統施工技術,極大提高了沉管澆筑效率和質量,沉管預制可縮短至30天/節。

      在智慧梁場智能化建設方面,項目研發了“六線一系統”的智慧預制梁場生產線。具體包括:混凝土智能攪拌生產線、鋼筋自動化數控加工生產線、液壓模板自動控制系統、智能布料、澆筑及振搗系統、預應力智能張拉及壓漿系統、智能化噴淋養護系統、集成控制系統。通過生產線設備智能化、工序卡控智能化、施工管理精細化,提升預制梁的品質及工效,實現橋梁建造向工業化生產轉型。

    世界最大沉管隧道“智慧”預制廠

      2019年12月10日,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工程——深中通道隧道工程首個鋼殼沉管完成澆筑,并順利攻克沉管縱移難題移至淺塢區進行下一步作業,為世界首例雙向八車道海底沉管隧道安裝打下了堅實基礎。

    相關下載

    熱點專題

    點擊排行

    點擊排行

  • www.色小姐